首页 > 文章中心 > 通信工程

通信工程范文精选

通信工程

通信工程范文第1篇

您好!

我是XX大学通信工程系XX届的一名学生,即将面临毕业。

XX大学是我国著名的通信、电子等人才的重点培养基地,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并且素以治学严谨、育人有方而著称;XX大学通信工程系则是全国著名的电子信息学科基地之一。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下,无论是在知识能力,还是在个人素质修养方面,我都受益匪浅。

四年来,在师友的严格教益及个人的努力下,我具备了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系统地掌握了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无线通信等有关理论;熟悉涉外工作常用礼仪;具备较好的英语听、说、读、写、译等能力;能熟练操作计算机办公软件。同时,我利用课余时间广泛地涉猎了大量书籍,不但充实了自己,也培养了自己多方面的技能。更重要的是,严谨的学风和端正的学习态度塑造了我朴实、稳重、创新的性格特点。

此外,我还积极地参加各种社会活动,抓住每一个机会,锻炼自己。大学四年,我深深地感受到,与优秀学生共事,使我在竞争中获益;向实际困难挑战,让我在挫折中成长。祖辈们教我勤奋、尽责、善良、正直;吉林大学培养了我实事求是、开拓进取的作风。我热爱贵单位所从事的事业,殷切地期望能够在您的领导下,为这一光荣的事业添砖加瓦;并且在实践中不断学习、进步。

收笔之际,郑重地提一个小小的要求:无论您是否选择我,尊敬的领导,希望您能够接受我诚恳的谢意!祝愿贵单位事业蒸蒸日上!

通信工程范文第2篇

多网融合技术之所以能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的运用和推广,不仅是因为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还因为其本身具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它的显著特点是效率高、成本低、具有维护优势。我国在吸收借鉴世界各国先进技术的基础上,结合我国自身特点,将多网融合技术广泛应用于通信技术,并且取得瞩目的成绩。作为新型的网络技术,它摒除了以往分散管理子系统的模式,实现统一的信息传输,具有极强的实用性和经济性,还大大的推动通信技术的发展。

1.1提升功能

在实现一体化管理的基础上,形成集成管理模式,最大限度的形成各个子系统基于事件基础上的联动,打破了以往逐一管理、单一控制局面,将大型通信工程中分设的多个安防管理中心设置成一个,这样不仅方便管理,还节约投资。采用多网融合的网络化结构,对安防管理中心的位置没有太多严格的要求,这样在很大程度上也节约了商业用地的昂贵成本。在当前通信技术智能化普及和迅速发展的时代,多网融合的提升功能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我们可以依据工程进度和用户使用情况,分批建设并且逐步完善智能化系统,循序渐渐的完成开发建设,可以适时调整,及时更正漏洞,一定程度上也减轻了开发商的压力。已经建设好的网络通信系统为智能化系统应用打下了良好的根基。在此基础上建立子系统,既方便又快捷,再也不需要过去那样提前建设,这也恰恰体现了多网融合技术智能化提升功能的优越性。

1.2增值服务

就传统模式的网络技术而言,多网融合技术子系统在建设完成之后,完全可以实现特定的功能,某种意义上已经不再具备以往增值服务的概念。但是相对于数字化系统,多网融合技术已经逐渐衍生出许多的增值服务。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许多新功能、新应用、新技术的不断开发和应用,使多网融合技术具有明显的增值服务的优势。这些新应用给用户带来很多新鲜刺激、别具一格的体验,在不断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需求同时,还让多网融合技术在通信技术中的应用越来越深入人心。

1.3经济性

任何一项工程建设的应用必须首先考虑到经济效益,也就是能否以最少的投入换来最大的经济利益。多网融合在通信技术中的广泛应用,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是有目共睹的。一方面,多网融合技术采用集中统一的管理模式,在光纤等传输设备的采购上就节约了一笔可观的开支。另一方面,在铺设过程中,也不必像过去那样错综复杂,多网融合也减少了工程建设物资成本;此外,因为多网融合对安防管理中心的位置也没有具体要求,所以在铺设过程中占用商业用地的费用也大大降低了。总而言之,多网融合技术不仅为工程建设节省了很大的开支,带来不菲的经济效益。

2多网融合在通信工程中应用的不足及防护对策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虽然多网融合技术具有颇多优点,但是由于要接入到电信运营商的宽带网络,所以在安全性上具有一定的隐患和不足。多网融合技术是通信工程各个子系统的融合统一管理运营的模式,一个细小环节出现的问题是否会导致整个系统瘫痪,是整个领域备受关注的课题。主要表现在病毒的发作能否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转,值班人员运营的无关程序会不会对系统造成影响等方面。针对于上述多网融合在通信工程应用中的问题,目前,我们主要采用防火墙技术和入侵检测漏洞扫描等技术。这些技术在多年实践检验和经验积累的基础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为大家所认可,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外来入侵和攻击,同时运用NTM网络终端安全系统来解决终端保护问题。在设计方面,打破了以往被动的封堵病毒方式,而是化被动为主动,采用主动防御的方式。根据所有可能预测到的危险,坚决排除一切隐患。NTM安全系统是类似于人体免疫系统的机制,任何数据在进入系统前,必须先经过全面严格的检查,全面排查之后才能获得认证通行,可以说过五关斩六将才能在终端网络上运行,也就大大提升了多网融合技术的安全保障。

3小结

通信工程范文第3篇

由于实施课程对于通信工程来讲非常关键,不但关系到通信工程能够取得积极的教学效果,也关系到能否满足学生实际能力培养的需求,所以,对于目前通信工程实施课程所存在的问题,我们必须采取有力措施有针对性的进行解决。主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1通信工程实施课程应改变以理论课程为主的教学思路

为了保证通信工程实施课程能够取得积极效果,并且达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目标,我们应该提高实践课程的时间,并合理压缩理论课程时间,从教学时间上充分保证有足够的时间开展实践教学。这就要求我们从整体教学思路上进行转变。

1.2通信工程实施课程应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积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要想解决通信工程的实施课程对实际能力的培养不足问题,我们就要在通信工程实施课程中,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资源,合理开发现有教学资源的潜力,并发挥教学引导作用,不断加大实践教育方面的投资,从硬件和软件上构建实施课程实践能力培养体系。

1.3立足实际,积极推动通信工程实施课程的教学方法创新工作

除了要采取以上方法之外,我们还要对现有的教学方法进行创新,不但要改变原有的教学思路,还要及时引人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合理借鉴其他学科的成功方法为我所用,不断升级教学方法,使得通信工程实施课程的教学方法能够达到快速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要求。

2通信工程实施课程教学改革后取得的积极效果

通过对通信工程实施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后,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实施课程也顺利完成了预期的教学指标。从目前通信工程实施课程教学改革的教学实例来看,所取得积极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通过对实施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实施课程的教学效果获得了直接的提升

经过前后对比发现,对实施课程进行了教学改革之后,实施课程无论是理论教学还是实践教学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实践教学的效果,更是比原来有较大幅度的提升。因此,我们在通信工程的实施课程方面,必须坚持教学改革,发挥教学改革的积极作用。

2.2通过对实施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大幅提高

对实施课进行教学改革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从目前的结果来看,这一目标已经顺利完成。学生不但实践能力得到了大幅提高,学生的整体能力和综合素质也获得了一定程度的提升。由此可见,对实施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有助于通信工程整体教学的全面推进。

2.3通过对实施课程进行教学改革,通信工程的整体教学得到一定程度的促进

在通信工程实施课程中进行教学改革,不单单是实施课程这一门课程的事情,这一教学改革的成功,也对通信工程其他学生的教学产生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因此,我们对于通信工程实施课程教学改革的理解,不但要看到实施课程取得的成果,还要看到它对通信工程其他学科教学的促进作用。

3结论

通信工程范文第4篇

1.1单模光纤单模光纤是指只传输一个光传导模(基模)的光纤。其主要优点是衰减较小,传输距离长,传输容量大,在长途骨干网、城域网、接入网等场合均有广泛应用。单模光纤由于只能传输基模,它不存在模间时延差,具有比多模光纤大得多的带宽,单模光纤的带宽可达几十GHz以上。所以单模光纤特别适合用于长距离、大容量的通信系统。随着光纤制造技术和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单模光纤的种类也在发展。

常用的单模光纤有以下几种:

1.1.1G.652光纤G.652光纤即常规光纤,它同时具有1310nm和1550nm两个窗口。零色散点位于1310nm窗口,而最小衰减位于1550nm窗口。这两个窗口的的典型值为:1310nm窗口的衰减为0.3~0.4dB/km,色散系数为0~3.5ps/(nm.km),1550nm窗口的衰减为0.19~0.25dB/km,色散系数为15~20ps/(nm.km)。

1.1.2G.653光纤G.653光纤即色散位移光纤,又称1550nm窗口性能最佳光纤。人们通过设计光纤折射剖面,使零色散点移到1550nm窗口,从而与光纤的最小衰减窗口获得匹配,使1550nm窗口同时具有最小色散和最小衰减。它在1550nm窗口的典型值为:衰减系数为0.19~0.25dB/km,零色散点在1525~1575nm波长区,且在此区间色散系数<3.5ps/(nm.km)。这种光纤在1550nm窗口所具有的良好特性使之成为单波长、大容量、超长距离传输的最佳选择。如果纯粹沿着时分复用TDM方式进行系统扩容的话,可以直接开通20Gbit/s系统而不需要任何色散补偿措施。G.653光纤的重要缺陷是四波混频现象限制了波分复用(WDM)的使用。所谓四波混频现象是由于光纤的非线性引起的,当不同的波长同时在一根光纤中传输时,由于相互作用,会产生新的和、差波分量。

1.1.3G.655光纤G.655光纤即非零色散位移光纤,它是为了解决G.653光纤中严重的四波混频效应,对G.653光纤的零色散点进行了移动,使1540~1565nm区间的色散系数保持在1.0~4.0ps/(nm.km),避开了零色散区,维持了一个起码的色散值,从而可以比较方便地开通多波长WDM系统。在G.655光纤的特性中,除了对零色散点进行搬移以外,其他各项特性与G.653都相同。它在1550nm窗口具有最小衰减系数和色散系数。虽然它的色散系数值稍大于G.653光纤,但相对于G.652光纤,已大大缓解了色散受限距离。它成功地解决了在1550nm波长区G.652光纤的色散受限和G.653光纤难以进行波分复用的缺点,同时具有这两种光纤的优点。它既可开通高速率的10Gbit/s、20Gbit/s的TDM系统,又可以进行WDM方式的扩容。

1.2多模光纤多模光纤是指可以传输多个光传导模的光纤。在光纤通信初期,就是使用的就是多模光纤(G.651光纤),其工作波长在850nm或1300nm,衰减常数分别为<4dB/km和<3dB/km,色散系数分别为<120ps/(nm.km)和<6ps/(nm.km)。由于它的衰耗和色散大,故只能用于短距离通信。但它芯径大,对于接头和连接器的要求都不高,使用起来比单模光纤要方便,目前多用于计算机局域网内。

2增加光纤传输容量的途径

在理论上,增加光纤传输容量可有以下几种方式:空分复用(SDM)、电的时分复用(TDM)、波分复用(WDM)、光的频分复用(OFDM)、光的时分复用(OTDM)和光孤子技术(Soliton)。基于实用性,只对TDM和WDM两种扩容方式作简要介绍。

2.1时分复用技术(TDM)TDM技术是一种对信号进行时分复用的技术,是一种传统的扩容方式。PDH的34,140,565Mbit/s以及SDH的155,622,2488,9952Mbit/s都是在电信号上进行复用。据统计,在215Gbit/s以下,系统每升级一次每比特的传输价格可下降30%左右。正因为如此,在过去的升级中,人们首先采用的是TDM技术。随着复用速率的提高,例如达到10Gbit/s时已接近硅和砷化技术的极限,没有太多的潜力可挖,光纤色散的影响也更加严重,要对光纤提出更高的要求。

2.2波分复用技术(WDM)所谓波分复用技术就是为了充分利用单模光纤低损耗区所具有的巨大带宽资源(约有25THz),采用波分复用器(合波器)在发送端将不同规定波长的信号光载波合并起来并送入一根光纤进行传输。在接收端再由一个波分复用器(分波器)将这些不同波长承载不同信号的光载波分开来。

波分复用技术的主要特点有:①可以充分利用光纤的巨大带宽资源,使一根光纤的传输容量比单波长传输增加几倍至几十倍。②使N个波长复用起来在单模光纤中传输,在大容量长途传输时可以大量节约光纤。③由于同一光纤中传输的信号波长彼此独立,因而可以传输特性完全不同的信号,完成各种业务信号的综合和分离,包括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PDH信号和SDH信号的综合与分离。④波分复用通道对于数据格式是透明的,即与信号速率及电调制方式无关,是网络扩充和发展中的理想手段。⑤利用WDM技术选路来实现网络交换和恢复,从而可能实现未来透明的、具有高度生存性的光网络。

3关于正确选择光纤的建议

选择光纤种类的必须考虑三个关键的参数:①最大无中继传输距离②每个波长的最大比特率③每根光纤的波长数。当然,以上参数都应考虑光纤终期的要求,而不是初期的要求。根据以上参数,如果最大无中继传输距离在50~100km(取决于激光器的种类),那么G.652常规光纤则因其价格低是较为合适的选择。如果距离更长,而且每个波长的最大比特率小于10Gbit/s,那么还是应该首选常规光纤.如果距离长,但只需要单波长高速率(10Gbit/s以上),则可选用G.653色散位移光纤。如果距离长,而且需要多波长承载10Gbit/s或更高速率,那么G.655非零色散位移光纤是最佳的选择。

由此可以提出如下的光纤选择原则:①短距离的中继光缆和接入网光缆因为距离短,采用较多纤芯所增加的投资不大,因此一般应选择G.652常规光纤。②长途光缆因为传输距离长,采用较多纤芯时投资增加多,所以必须采用高速率和多波长的波分复用技术,应优先考虑采用G.655色散位移光纤。

据报道,近年来北美正在掀起新一轮的光纤敷设高潮,但在干线上已经停止使用G.652光纤,而是全部采用G.655非零色散位移光纤。这一动向值得引起重视。

无论是选用G.652光纤还是G.655光纤,除了对光纤的衰耗和色散等常规指标提出要求外,一般可以按传输10Gbit/s速率的要求提出PMD指标要求,这样就为以后利用波分复用手段迅速扩大传输系统的容量创造了条件。

参考文献:

[1]冯伯儒.光纤选择的实际考虑[J].光通信技术.1985.3.

[2]陆茂丰.谈谈光纤的合理使用和正确选择[J].江苏通信技术.1999.4.

通信工程范文第5篇

一铁路通信工程接入网技术的应用

1我国铁路通信工程中传输网分类

在铁路通信工程发展过程中,铁路通信工程传输网是其中重要方面,主要有无线接入网、区段接入网和长途干线网三部分组成。其中接入网是最重要的一环,接入网层次的差异,其占据的方面也有所不同,主要有无线接入网、有线接入网两部分组成。近年来铁道部建成的铁路互联网,已经基本能够实现对我国大中型城市的覆盖,并且铁路互联网是在铁道电信网的基础上建设而成。

2铁路接入网系统基本特点

铁路接入网系统主要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是具有灵活的组网方式,为铁路通信的可靠性提供了有效保障,不仅让铁路接入网系统变得更为方便,同时还极大提高了其安全性,让我国现阶段铁路接入网发展的需求得到满足,确保铁路通信工程更加安全、完善进行。二是对于电路及其接口的配置,根据各站点实际情况的不同,合理对各类配置进行选择。针对同类型业务,应该在其OLT处采用整合向一级传输,这样能够最大限度节约电路及成本。电路与成本是有着不同的要求的,在电路发展过程中必须得到成本支持,需要成本为其提供保障。三是根据自动电话业务特点,选择使用V5接口提供高集成比用户接入,通过这种方法不仅能够让自动电话业务的需求得到满足,同时也能最大限度降低其成本。让自动电话业务具备良好发展模式与方式,满足用户实际需求,促进铁路通信工程更加完善发展。

3后期管理方面的要求

后期管理方面主要有两点要求:一是在管理方面要严格按照的规范化管理要求,对设计师操作流程进行硬性的约束,让设计师在操作处理各种信息时,能够真正按照行业标准进行。对管理方面加以严格规范,能够在铁路通信工程实施过程中产生有效作用,只有加强后期管理,才能确保铁路通信工程更好的进行。二是在工作人员方面。通信单位在对其管理进行规范,并将相关标准确定好后,要对通信工程相关人员进行规范后管理,这是实行后期规范后管理的前提。只有对参与铁路通信工程建设的工作人员进行规范化管理,才能确保工程项目真正得到落实。

二接入网在铁路通信中的应用趋势

1铁路接入网增值业务发展

铁路部门应该从实际市场需求出发,满足市场的需要,既要让铁路通信网为铁路交通的安全运营提供可靠保障,同时还要在铁路电信网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和中国电信业务范围相同的增值业务。对于这样的要求,铁路部门必须应用先进的移动通信技术,加强对铁路通信网的深化改革,从而能够实现对铁路通信的全面升级,让其能够与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相适应。只有这样才能让铁路通信工作人员接收到及时可靠的通信信息,并不断提升运输效率与服务质量。

2数字化网络应用

从有线接入部分进行考虑,客运专线在我国获得了较快发展,要在高速铁路综合调度系统中加强对数字网络技术的应用。随着数字化网络的不断运用与实施,对铁路通信工程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并且这也是接入网技术一个重要体现方面。从无线接入网部分进行考虑,为让铁路通信得到更好的发展,并将其在接入网技术中得到更好运用,就势必要与数字化网络的发展与应用相结合,这是我国社会进步发展的根本要求。对于有线接入网和无线接入网来说,必须构建速度更快、更安全的移动通信系统,才能在我国铁路发展中对通信提出的要求相适应。

三结束语

总之,我国现阶段正处于通信技术变革阶段,接入网尤其是光纤接入网在通信发展过程中逐渐成为了其中的热点和重点。在我国铁路中引入接入网技术还处于初步发展的阶段,必须要通过一定时间的研究与试验。在铁路接入网建设过程中,需要加强研究接入网施工技术及其组网方式,并与我国铁路实际特点相结合,紧密联系我国铁路具体规划情况,合理开展铁路通信工程接入网建设,从而确保我国铁路通信朝着现代化方向发展。

作者:乔杰单位:通号工程局集团天津交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第二篇

1铁路通信工程接入网技术应用现状

铁路用户接入网应当为铁路部门下属各类用户以及路外用户提供综合性业务的接入服务(包括话音接入,数据接入,传真接入,图像接入,以及调度接入等内容在内)。系统建设初期,需要支持包括铁路专用通信电话调度电话,专用数据业务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计算机联网售票预订系统,铁路调度管理信息系统下所涉及到的全部多媒体业务。伴随着近年来通信技术的发展与完善,铁路通信网传输通道建设过程当中的基本要求为:满足建立在SDH光同步数字传输通道基础之上的接入网系统,同时尝试通过引入ATM交换技术以及网络IP通信技术的方式,形成通信主干网以及光线用户接入网相配合的通信系统。我国当前铁路通信工程建设过程当中已经形成了一个稳定的铁路传输网络系统,共三个层级。第一层为长途干线网,第二层为局间中继网,第三层为区段接入网。其中,区段接入网的构成比例最大,可以进一步按照接入方式的不同,划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有线接入,第二部分为无线接入。对于铁路通信工程中所涉及到的有线接入网而言,其接入情况与电信系统中的接入情况是基本一致,通过接入的方式,实现绝大部分城市与地区铁路通信系统的互联。而从无线接入的角度上来说,当前多表现为建立在无线通信基础之上的列车调度系统。该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支持列车司机与列车行驶至对应管辖区段内列车车长的交互通话。在实际工作中,若无特殊情况,一般不进行通话连接,以避免发生同频干扰的问题,同时使频率资源能够得到合理的节约。

2接入网技术结合

铁路通信工程的发展现状来看,受到传统用户终端铜缆接入以及光纤通信技术快速发展的双重影响,在接入网建设过程当中,必须以整个通信网络的发展现状为出发点。从这一角度上来说,当前可作用于实践的接入网技术有多种类型。根据接入方式的不同,可以划分为以下两个大类:

(1)有线接入技术

这种接入技术的主要代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HDSL技术,即高速率数字用户环路技术;ADSL技术,即非对称数字用户环路技术;HFC技术,即混合光纤同轴电缆接入技术。首先,从HDSL技术的角度上来说,其依赖于2~3对双绞线,在双向对称的原则下对基群数字速率信号进行传送,信号传输中的速率取值大多在3.0~5.0km范围内,且上行与下行速率基本一致。具体到铁路通信的角度上来说,可以通过引入回拨抵消技术的方式,满足在一对双绞线上进行全双工传输的要求。同时,可借助于编码调试的方式,促进其信号传输质量的提升,也可通过多线对并行传输的方式,增加无中继传输距离。其次,从ADSL技术的角度上来说,其与HDSL技术最大的差异就在于数据传输中上行速率与下行速率有比较大的偏差,上行速率往往不足千kbit/s,而下行速率可达到9~10Mbit/s。由于这一特点,使该技术对于视频点播等功能的支持效果较佳。在将其作用于铁路通信工程的过程当中,不需要对现有的双绞线做特殊处理,即可确保传输的高速性。最后,从HFC技术的角度上来说,这一技术方案是建立在有线电视系统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通过同轴电缆实现用户设备与光节点之间的连接,而光节点与地区中心之间的连接则通过光纤线路实现。该技术方案对现有的有线电视系统进行了充分地应用,在将其作用于铁路通信工程的条件下,投资少,且可构成一个具有综合业务特性的宽带业务网。

(2)无线接入技术

在铁路通信工程建设过程当中,应用无线接入技术的核心在于:在接入网中部分或全部引入基于无线技术的传输媒介,从而为用户终端提供固定的业务以及移动终端业务。在无线接入的基础之上,可进一步将其划分为固定接入与移动接入这两种类型。整个系统的构成包括控制器、基站、以及移动设备这三个方面。当前,铁路通信工程中可供采纳的无线接入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蜂窝技术,微蜂窝技术,微波一点多址技术。以上技术均具有建设方便,操作灵活的特点,故而备受重视。

3发展建议

以上多种接入网技术均可尝试引入铁路通信工程的建设中。针对当前铁路通信网络存在的滞后性问题,新业务的出现会导致原通信系统无法满足新的要求。因此,应用各种现代化的接入网技术势在必行。在此过程当中,需要特别重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在铁路调度通信网的运行过程当中

如何确保接入网的安全性是值得各方人员深入思考的问题之一。数字式调度交换机代替目前采用的Dc27模拟调度总机是铁路通信发展方向,但其正处于起步阶段。其使用过程中或许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问题。因此在铁路新线建设中,采用数字式调度交换机通过接入网提供调度主用系统,另用接入网提供的音频专线加干缆中的实回线和传统DC27调度总机提供调度备用系统。从而提高了调度系统的可靠性,保证行车安全。

(2)可尝试在接入网系统中纳入有线电视传输技术

我国幅员面积广阔,因此部分铁路点多线长,各小站地处偏僻山区,荒无人烟,文化生活贫乏,电视信号不易接收。为解决这一问题。从分局所在地发送节目源通过OLT中的CATV模块传送,在传送中使用单独的一根光纤,小站的光分路器设在0NU中,便于统一维护。同单独建设CATV工程相比大大节省工程投资,综合经济效益确切。

4结语